2016年时,中国进出口贸易下降,外贸行业一片寒冬,跨境电商却逆势而上,在那年达成6.7万亿交易额,复合年均增长率超30%。
于是不少人看到了“风口”,一拥而上,做起了跨境电商。但这些跨境电商活到现在的能有几个?
都说跨境电商进入了“万亿时代”,为什么有的跨境电商却苟延残喘,徘徊在生死边缘?广州谷歌出海体验中心在此告诉你,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跨境电商的本质,没有避开一些误区。
误区1、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
战术上的勤奋弥补不了战略的缺陷,如果看不清跨境电商的本质,找不到自身的定位,那么风口来时也许能飞起来,风口去时却会摔得很惨。
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什么?是零售业,而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多快好省,再扩大一点,就是货、场、人,就算跨境电商披着互联网的皮,还是万变不离其宗。
因此在做跨境电商前,先找准自己的定位,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:你到底是种类比别人多?还是东西比别人好?还是品质差不多但价格更便宜?
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反句就是,差的东西到哪里都卖不出去,纵然卖出去几个,也是一时交易,撑不起企业的长久生存。这就是有的跨境企业在风口后迅速倒闭的原因:货不如人,没有核心竞争力,怎么和别人竞争?
在易点君看来,跨境电商风口最受益的其实是那些一步步稳扎稳打的企业,产品好定位准,再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营销全球,想不做大都难。

误区2、跨境电商的蛋糕会越做越多
不会,而且所谓的蛋糕也从来没有大过。做跨境电商的人要明白,手里的蛋糕不是天上掉的,风口给的,而是从传统外贸企业嘴中抢的。
因为在目前世界范围内,人口就那么多,消费力就那么多,客人不买你的就是买他的,宏观来看消费总额差不多。
按数据来讲,美国消费市场的总体增长不过一年2%~3%,欧洲和日本的情况更糟,因此总的来说,蛋糕还是那么多。
而且随着产业升级、消费升级,竞争只会更激烈,这个过程做过几年外贸的人都能感觉到:零几年的时候你可以一个网站打天下,不怎么打理网站都有客人上门,但现在却行不通了。
市场是会自己进化的,消费者的选择多了眼界也会变高,竞争难度只可能上升不可能下降,所以外贸企业该打广告还是要打广告的。
否则酒香巷子深,无人知晓,本来属于你的客户也会成为别人的客户。

误区3、背靠平台好乘凉
几天前看到这段话:
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有人把平台的资本当成了自己的资本,结果被平台扼住了流量的喉咙。
背靠大树好乘凉没有错,但那大树是你种的吗?和你有什么关系?你觉得大树会更看重你的店铺还是客户的体验?
再退一步讲,你为什么要靠大树,是因为能找到消费者,所以大树只是一个渠道,不是目标。销量不合理,你要做的不是拼命给大树爱的供养,而是多去扩展其他渠道,分析各个渠道的优劣好坏,根据投资回报率决定加大哪个渠道的投入。
就算再喜欢爱的供养,也要弄清楚对象:外贸企业真正的衣食父母不是渠道,而是消费者。
所以明确的退款政策、更好的客户体验,以及自己的客户群都搞起来,这样来的客户才有忠心,而根据二八定律,这些核心客户会给你创造80%的利润。
以上都是关于道的问题,但道弄对了,再加上术和势的支持,你还用担心交易额吗?